第六百一十章 镇上的变化1-《从1983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好,我联络一下。”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    新桥镇在象山县中部,东濒大目洋,西临岳井洋,人口少,面积大,有一大片浅海滩涂。没啥产业,农渔为主。
    夜晚,灯光点点。
    五月的风裹着海水的咸味,温润潮湿。
    孙贵骑着车哼着歌,经过镇上唯一一条宽街,末了往巷子里一拐,停在“孙家烧烤”门前。
    店不大,四张桌子,里面有个小屋可以住人,这会一个女孩子正在写作业。
    “回来了?”妻子招呼。
    “回来了!二十份炒米面,眨眼全没了,这帮人真能吃。”
    “能吃还不好?不然哪有生意做。”
    “嘿,要不是我机灵,盘下这家店,咱俩还苦兮兮的卖水果呢。”
    “那你得保佑剧组别走,走了谁还来?”
    “没关系,还有别的组呢!”女孩子忽然叫道。
    “写你的作业!”父母呵斥。
    镇上的人似乎过惯了以前的日子,对种种新变化还不适应。两三年前,听说一个香港老板相中西边的地,要建个生态旅游区。
    叮叮当当的敲了好久,也没看出啥,就一片人造园子。造完了冷冷清清,都说这老板要赔喽。
    结果后来招待了一个剧组,拍的时候还不清楚,播了才知道居然是《甘十九妹》。
    再后来副市长亲临,谢晋也见了,依旧没啥感觉。
    直到今年,这种变化终于到了影响小镇生活的程度,三个剧组同时拍戏,几百号人,不多,但消费能力高。
    老百姓忽然发现能做的事多了,动动脑筋就能赚点小钱。孙贵属于有魄力的,仗着手艺好开了家店,卖海鲜烧烤、炒米面、萝卜团什么的。
    有时深夜,甚至凌晨才能打烊,辛苦且快乐着。
    “叮铃铃!”
    一辆自行车停在门口,闯进来一个小伙子,浓眉大眼颇为精神,“孙哥,一份炒米面!”
    “坐着。”
    孙贵麻利起锅,先把米面焯水烫软,跟着炒肉丝,倒入米面、虾干、香菇用筷子不停搅动。
    不多时上桌,小伙子大口大口吃。
    “来瓶啤酒不?”
    “不了,一会有戏。”
    “你那侍卫不演完了么?”
    “嘿嘿,副导演说我长得好,又让我演个家丁,有台词的!”
    “恭喜恭喜,这要成大明星了?”
    小伙子心花怒放,嘴上连道不敢。那女孩子特羡慕,问:“小李哥,组里还缺角色么?”
    “缺啊,各行各业都缺。这父老乡亲太腼腆,多好的机会,过过瘾也行嘛!小妹我看你就很有潜力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