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向明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中山装,头戴一顶解放帽,这是那个时代的标志。 路人们匆匆赶路,或拎着篮子去市场,或背着书包走向学校。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听说了从这个县城走出去的年轻画家李向明,他在四九城举办了个人画展,受到赞誉,但在这小地方,大多数人只闻其名,不见其人。 见到李向明真认识的,没有几个。 当李向明穿过人潮密集的市集时,一个挑着担子卖菜的小伙子瞥了他一眼,突然停下脚步,眼睛瞪得圆圆的: “喂,你是不是那个画家李向明?” 李向明微笑着点头:“我是李向明,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?” 语气平和,不带一丝架子。 这一下子,消息就像被点燃的烟火,迅速在人群中传开: “李向明回来了!李向明在这里!” 顷刻间,人们围拢过来,想要一睹这位本地英雄的风采。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挤到前头,眼神中透出认真: “你就是那位画家吗?我孙子整天叨咕你的名字,说你的画里有诗意。” 李向明对老人恭敬地行了一礼: “谢谢你,我会继续努力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” 孩子们好奇地围在他的自行车周围,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车筐里的画卷,好像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宝物。 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指点着李向明: “看啊,宝贝,这就是画画的大叔叔。” 人们的议论声、赞叹声汇成一片,李向明却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微笑,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和满足。 “李画家,能给我们签个名?” 一位羞涩的少女提出请求,眼神中充满期待。 “当然可以!” 李向明温和地回答,随后从口袋中拿起笔,给她签了个名。 李向明的到来,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县城里一阵阵的涟漪。 消息传得快,连远处巷子里玩耍的孩童都丢下手中的玩具,跑来看这位传说中的画家。 “李向明回来了!” 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兴奋地跑回家,气喘吁吁地告诉她的母亲。 “真的吗?咱们快去看看。” 母亲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,拉着女儿的手急匆匆地出了门。 这样的场景在县城的每个角落上演着。人们纷纷从家中走出,有的甚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,只为了一睹李向明的风采。 街边的铁匠放下锤子,一些商店的服务员也跑了出来,学校的老师也忍不住带着学生们出来见见世面。 李向明刚停好自行车,就被一群热情的人群团团围住。 他们你推我挤,试图靠得更近些,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好奇和激动。 “李画家,给我签个名吧?” 一位手里拿着破旧笔记本的年轻人挤到前面,眼神中透露出崇拜。 李向明接过笔记本,微笑着签下自己的名字,然后递还给他:“谢谢你的支持。” “李画家,你什么时候在县城再开画展啊?我们可都等着呢!” 一位中年妇女高声问道。 “很快,我会找个合适的时间地点,希望大家都能来。” 李向明回应着,心中已经开始规划起展览的细节。 就在这时,几个背着画夹的学生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,他们腼腆地站在李向明面前: “李先生,我们是县中学的学生,学了一点画画,能、能不能请教你一些问题?” 李向明看着这些未来的希望,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光芒: “当然可以,你们放学后可以来找我,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绘画。” 随着人群的聚集,小小的县城仿佛变得热闹起来。 每个人都想与李向明说上话,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。 而李向明始终保持着耐心和亲切,他知道,这些朴实的面孔才是他最坚实的后盾。 夜幕降临时,人群逐渐散去,但李向明知道,明天又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。 夜色渐浓,李向明告别了最后一批依依不舍的访客,独自一人推着自行车,走向单身宿舍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