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事情原来是这样。 刘管事答应了前面那位客人,这洗髓丹还不能现在出给孔幽,否则他们对另外一位客人没有交代。 但那位客人昨日也没明确说买还是不买,刘管事不想放走孔家家主这个大客户,所以他想把人留下来。 简言之,既要又要。 做生意是有规矩的,孔幽明白先来后到的道理。可他也不能等着拣对方不要的东西。 “刘管事,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。既然我和那位客人都瞧上了,按照你们这天市垣的规矩,是不是要敲玉啊?” 敲玉是天市垣的一条独特的规矩。 天市垣经常有一些稀罕的宝贝挂牌出售,有意愿收到手的买方远远不止一位。一般这种情况,买方都是出手大方家世豪贵的有钱人,不好得罪,总不能让这些尊贵的客人野蛮地打一架,决出高下。 但东西总是要卖的,所以天市垣就立了这么个敲玉的规矩。 一只双耳细口瓶,标价百两,每次摆出十只,放在要参加竞价的客人面前。 还有一把铜锤,随白玉瓶一并放好。 碎一只瓶,要一百两。谁碎得多,谁就能拿到货。 而拿不到货的那位,也要照单赔瓶子的钱。 换言之,只要上桌,就不可能全身而退。 所以一旦有买方提出敲玉,很多财力不够的买家就自动退出了。 这样也避免了许多争端。 眼下孔幽主动提到敲玉,刘管事心里都要乐开了花。 他不用得罪人,还能赚到钱。 只要敲玉开始,最后的成交价绝对远远超过这件宝贝本身的价值。 “既然家主大人提出敲玉,这事儿就顺畅了。待那位贵客前来,小店便去问问对方的意思。 若是对方同有此意,这白玉瓶就给二位贵客备好。 若是对方无意,那这对洗髓丹,我们就给家主大人您送到府上。” 孔幽略一颔首,同意刘管事的安排。 说巧不巧,这时店门口的珠帘被人掀起,有一年轻男子朗声问。 “刘管事呢?约好了来看洗髓丹,他人呢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