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9章 思想家-《启复汉》
第(2/3)页
“有没有想过在报纸上刊发你这些想法?”刘信启对孔戬问道。
对于兴汉盟来说,打仗时远远的用火枪射击,有见过血和没见过血其实差别并不是很大,只要能够做到令行禁止,就能够发挥出来排枪阵的威力。
十年“文变”,不就是例子。
房间的地面已经用水泥全部铺了一遍,打扫的很干净。
孔戬有思想家的潜质,自己不应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多做干涉,只需要在他成长起来之后,看结出的果子是否有利于国家和百姓就可以。
“还没有,我现在还不知道我的这些想法是对是错。”孔戬摇头。
“那我们明年就按兵不动了?”刘礼振有些不愿意,他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刘家成就大业,所以比刘信启显得更加急迫。
“哈哈哈!”刘信启被惹的大笑:“好好好,不聊了,不聊了。”
“吃过了。下午闲着没事,去新兵营转了转,耽搁了一些,晚上就是在新兵营吃的。”刘信启解释了一句:“今年的新生增加了多少?”
“回来了。”周玥接过刘信启的外套,挂在衣架上,给刘信启拿了一双拖鞋。
“那就好,有这些学生,三五年后,兴汉盟就有用之不尽的人才了。”刘信启坐在房间的桌子边,拿起茶壶给自己到了一碗茶,还是热乎的。
“还真是,那些官员在我们兴汉盟还真就不会做官了。”刘信启点头。
在赵国、金国和伪齐,县官被百姓称呼为父母官,可见这种官的地位有多高。
“谢谢盟主提醒,那我就试试。”
和孔戬聊完走出办公室之后,新兵营的旬考已经接近尾声,刘信启去看了一下,发现现在新兵营的训练效果比以前已经好太多了。
“整理一下,发过去试试,没准还真能够刊登在报纸上。”刘信启鼓励道:“有稿费的。况且自己闭门造车,也很难有进步”
后世当官的名义上是人民的仆人,虽然不是真的仆人,但起码不会是父母。刘信启要的官,最低也得是后世那种,将人当人看的官,而不是将人当做牲口的官。
“没问题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