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5章 赤字-《启复汉》
第(1/3)页
第485章 赤字
“好的,我会照办的。”刘礼振应道,然后又问了一句:“今后退役的老兵会越来越多,每年超过十万人,难道这些人我们都要做好安置吗?”
“不用,现在我们兴汉盟的官吏系统,各个方面、各个层面都缺少识字的人,所以这些经过军队夜校学习识字的老兵才会显得珍贵。等今后饱和了之后,要想进入政府,就需要竞争了,择优录取。”刘信启回道。
“现在整编完成,是不是可以开始吏员招募了。否则我们兴汉盟的法律在新收复的州县中推行进度很难提升。”罗成在旁边,见两人聊完,插了进来。
“可以,你计划招募多少人?”刘信启问道。
“两万五千人。”罗成说了一个远超刘信启预期的数字。
后世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对人口比例在1:10至1比100之间。汉国虽然名义上是1:198,但是若加上一些临时工、事业编、专职等靠财政吃饭的人,已经远远超过1:100。
兴汉盟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发现,以目前的政务量和科技程度,要想实现官府下沉到乡一级,公务员比例维持在1:1000是最合适的,按照一个县平均人口四十万计算,一个县的财政供养管理人数在四百左右最合适。
虽然没有真的下沉到村一级,但是已经足够彻底的管理百姓了。乡镇级的吏员可以分配包保村庄,基本能够做到一个吏员对应一个村。
最后再给村里的民选村长一些经济上的补贴,政府的政策就可以直接贯穿至每一名村民。
现在这个时代,政府的对百姓的管理是很粗放的,百姓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事务并不多,一个县四百人已经足够维持。
以目前兴汉盟的耕地数量,每年的粮税收入换算成白银,价值在七百万两左右。
按照这个标准,目前兴汉盟管辖的四十八个县,需要一万九千人。就算再加上州一级的官府官吏、和盟部的官吏,两万两千人已经足够。
“这次多招募一些吏员有两个原因。一方面,多招募一些,兴汉盟的管理能够更加细致。另一方面,执行环渤海攻略的时候,能够轻松抽掉出来八千多熟手,这会让环渤海攻略执行起来更加顺畅。”罗成解释道:“这一次西进攻略,几乎将登莱的官吏抽调一空,差点让登莱的政务院和大理院系统瘫痪。”
“适量的赤字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,并不是赚的多的少的政府就是健康的。”刘信启耐心解释,罗成是政务系统的最高官,他若是不明白,下面的人就不可能会明白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