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0章 妥协-《启复汉》
第(1/3)页
第560章 妥协
这些人质被带回来自然不是看的,有人给他们准备了纸笔,让他们给家里写信。
信里的内容是一道“命题作文”,主题思想被兴汉盟确定,具体写法则由个人发挥。
有死硬不写的,很快就被施加了惩罚。
最终,一百一十七名人质,写出了一百一十份求救信。
有七名人质是真的硬气,被打的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,仍然不愿意写求救信。
“这种骨气,若是用在对抗金国上,还有我们兴汉盟什么事。”高远感叹道。
赵南拿着厚厚的一摞求救信,正在装订捆扎:“文人之中也不全是败类,还是有一些真正有骨气的人。”
“是啊,像李纲、许翰就是,对赵国忠心的让人无话可说。”赵良感叹道。
“有骨气是没错,但是这两个人是赵国的人。彼之英雄、我之贼寇,不值得称道。若是没有这两个人,哪还有我们今天这么费事。”高远道。
“确实如此。”
“杯水车薪!今年河北闹蝗灾,想必你也知道,那么多耕地绝收,百姓的口粮朝不保夕。所以你不用拿‘没粮’来搪塞我,我自己清楚。”赵南根本就不接李纲的话。
“李老,故人来访,有本书想送给您,您肯定会喜欢的。”赵南双手高举,右手握着“信”集,表明自己无害。
结果现在看来,李纲将资料先给了宋构,宋构并没有将这些知识普及,而是选择了在既得利益阶层小范围扩繁。
人人自危!
这句老朋友听起来有些讽刺,李纲拿着刘信启上次给他的东西,反过来对抗兴汉盟,这种朋友,不会有人想要拥有。
“不是我们要什么条件,而是你们要遵守和约,执行好不影响双方贸易的约定。”赵南反驳道。
上次是皇帝,这次是八大家族,接下来会不会是你?我?他?
“求救信啊,很简单就能看懂吧?”赵南答非所问。
“若是不呢?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一百多人。”李纲会问道。
城门口的查验非常的严格,可以说是只许进不许出。
明眼人都看的出来,能做出这种事,能做到这种事,又有做这种事动机的,只有兴汉盟。
赵南再次进入杭州城,发现杭州俨然已经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城池。
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