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1章 残喘-《启复汉》
第(2/3)页
房间里一时有些尴尬。
李纲被赵南盯得尴尬,勉强找了个不是借口的接口:“你们兴汉盟算什么国。”
“官家同意你们在江南采购粮食了,但是必须上税,每石粮食一百文钱。”李纲向赵南交代了这两天朝堂上商讨的结果。
“不用等了。”赵南站起身:“既然您不愿做这个‘恶’人,那就我来做。您现在去上朝,我去找那八家失了主心骨的粮商,看看我们两方,谁能得偿所愿。”
“这怎么可能,江南的粮价,从农民手中收价也就是一石百文,你们直接征一倍的税,明摆着抢劫啊。”赵南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同意李纲的要求。
“老爷,再不走就迟了。”门外有下人询问道。
赵南站定后转身看向李纲。
就看李纲有没有这个勇气做南赵的裱糊匠了。
“可以。”
说完,赵南转身出了李府,然后在街上转了几圈,确定每人跟踪之后,才才返回了谛听的隐秘据点。
收到信号的赵南,立即上门。
明着是催促李纲去上朝,暗里却是因为房间里安静时间过长,试探一下李纲的状况。
本来僵硬迟缓、互相制衡的南赵朝堂,想要讨论个什么事,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就不可能有结果。
这一大半之中,还有一半的官员非常的积极,各种说辞张口就来,什么“河北百姓受灾,管家仁慈,不能不救。”,“南赵泱泱大国,岂能失信于人。”…等等
话说的轻松,可里面偷着一股子硬气,表示他李纲不怕死。
“哟,之前两国和谈的时候,可没有人说我们兴汉盟不是国。”赵南讽刺道。
赵南清楚:李纲说得对。
李纲知道这点,相信朝堂上所有官员也都知道这一点,但是没有人有办法。
兴汉盟给南赵售卖的工业品,早就开始征收关税,现在南赵出口粮食,征税合情合理。
“一文钱一斤的粮食,你们兴汉盟不可能收的到。”李纲戳破了赵南话中的基点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