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8章 丰收-《启复汉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经过这两年对京东东路、京东西路的开垦,今年对新五路的整顿恢复,今年秋收时的耕地面积初步统计已经达到了七千万亩,其中六千五百万亩属于需缴税耕地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六千五百万亩之中,三千四百万亩为公田计算,预估可收缴粮税能够达到两千七百九十一万石。”

    刘信启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来,京东两路的耕地数量有三千万亩,占了七路耕地数量的一半,这三千万亩的产量也最高,平均达到了三百二十斤,说明其他五路属于严重拖后腿。

    真的是:大炮一响,黄金万两!

    兴汉盟目前的经济已经不足以支撑再次扩兵了。

    这还仅仅是士兵的费,火炮、弹药、补给、后勤部队等,哪样不钱?

    刘信启明白,那里的百姓刚结束战乱,又经历了蝗灾,不给家里攒点粮食,心里肯定不会踏实,所以并不会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兴汉盟。

    这种自信在后世都很少见,可兴汉盟现在就已经局部范围做到了。

    京东两路的百姓则不同,最多给家里留一两年的口粮,其他的粮食都会卖给粮储部。这几年兴汉盟官营粮店稳定的粮食价格,在这两路百姓心里建立起了强大的信心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,今秋的良种已经在京东东路全面铺开,若是风调雨顺,明年夏收肯定是一个大丰收,到时候你估计得愁粮仓不够用了。”章有打趣道。

    “今年的亩产量,京东路高于中都路、北京路和东京路三路,金国三路高于河北东路和大名府路。全盟平均亩产二百一十斤。”

    “兴汉盟目前实际管辖原属赵国的京东东路、京东西路、河北东路、大名府路四路,原属金国的中都路、北京路和东京路三路,总共七路土地。”刘信启一边翻看报告,姜学一边口头介绍。

    这几年粮仓一直在建设,官营粮店开到哪里,粮仓就建到哪里。

    这几个月以工代赈,各县、乡都建立了官属储备粮仓,规模很大,一步到位,按照全县人吃三年的粮食储备量建的粮仓,这些粮仓现在大部分都是空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今天一起过来是有什么事吗?”继续闲聊了几句,刘信启看完了手中的报告,对四人问道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