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子曰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 子曰:“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” 子曰:“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: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”子贡曰:“夫子自道也。” 子曰:“由也!女闻六言六蔽矣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居!吾语女。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;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;好信不好学,其蔽也贼;好直不好学,其蔽也绞;好勇不好学,其蔽也乱;好刚不好学,其蔽也狂。” 子路曰:“君子尚勇乎?”子曰:“君子义以为上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 子贡曰:“君子亦有恶乎?”子曰:“有恶。恶称人之恶者,恶居下流而讪上者,恶勇而无礼者,恶果敢而者。”曰:“赐也亦有恶乎?”“恶徼以为知者,恶不孙以为勇者,恶讦以为直者。” 以上,就是儒门祖师对于勇的态度,看不懂的同学也不要紧,咱来总结一下,对于勇,祖师的态度有两面性的。 一方面他是肯定,如他说“勇者不惧”,认为一个人应该有仁有智有勇;反之,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”。 另一方面,祖师认为若盲目崇尚勇力,而不能用礼去节制它、用义去引导它,就会犯上作乱。同样,憎恨不仁者是正常的,但是憎恨得过头了,罔顾国法、采取私刑,就会出乱子。祖师喜欢在礼乐的教化下,社会井井有条,有秩序。 王羽脑海之中过了一遍,结合后世对于勇的认定。 说出了自己的答案。 “真的勇士,不在于多么强大的武力,而是有一颗无畏无惧的心,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。” “以武力视人者,不足以称勇,反而是弱,武力在气势凌人,武力去唯唯诺诺,堪称懦夫!” 我就不信鲁子先生的话还撼不动你! 当然,撼不动就撼不动,毕竟鲁迅说的话,跟我周树人什么关系,这不丢脸! 王羽的答案一出,那三个大字顿时摇晃起来,恍惚间王羽似乎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,孔武有力的汉子喟然长叹,而后这三个大字就消失不见了。 更为奇怪的是,接下来的九十九道阶梯王羽都是一跃而过,再没有受到什么考验。 这让王羽心中有了猜测。 难道说,镶刻这些道理的儒门宗师门都还健在,而且能够感应到此间的情况?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儒门的底蕴可就太过吓人了,不愧是此世间第一门派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