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面对众人的群起而攻之,闻九霄半个表情都没有,那么多的目光落在他身上,试探看出些什么,却全都失望了。 他站在那里,挺拔如松;他一语不发,好似众臣弹劾的不是他。 闻九霄沉得住气,在做事之前,甚至在回京之前他就预料到了会有今天,只是这一天来得比他预料得晚。 这些人啊,嘴上说得冠冕堂皇,其实一个个全是胆小鬼! 闻九霄冰冷的眸中闪过嘲讽。 太子却生气了,他冷声道:“按你们所言,承恩公私采金矿,舞权杀人,忠勤伯贪墨、结党营私,插手科举,都是小闻尚书的错了?” “是小闻尚书拿着刀压在他们的脖子上,逼他们做下这些事的吗?” 又是一片死寂。 吴翰林躬身道:“殿下,小闻尚书出任户部尚书以来,确实为国库增收不少。然他既然是户部尚书,管好户部便是了,为何要把手伸向刑部,伸向大理寺。若朝臣人人都如他一般,朝堂不就乱了吗?” “功劳有之,但手腕过于狠辣。” “若说小闻尚书有错,臣不敢苟同,但若说他没错,确实已搅乱整个朝堂秩序。小闻尚书固有才干,但行事过于放肆而不带任何收敛。” “臣以为张大人所言极是。” …… 太子气笑了,“可笑!你们满口仁义道德,当孤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吗?小闻尚书揽权?孤允许的!他拿着孤的手令行事,何错之有?你们是不是还要弹劾孤包庇呀?” 冷冷的目光环视四周,“尔等真是太可笑了,自身污浊就见不得别人清正了吗?你们弹劾小闻尚书手腕狠辣,可无论是承恩公府还是忠勤伯府,他没错判一桩案子,没冤枉一个好人。就因为他差事办得太好,你们就容不下他?” 众臣面面相觑,大半朝臣还是觉得脸热。不过,之前那位阁老又站了出来,“小闻大人无错,但行事太过冒进,不利于朝堂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