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回到悦来楼后院,刘启已经在等他,灯笼照着他的脸,看不出喜怒。 “刘启哥,拿回来了。” 赵虎把袋子往桌上一放,发出闷响。 刘启没说话,解开袋子倒出几个土豆,拿起来掂了掂,又刮开点皮,闻了闻土腥味。 是他记忆里的东西,没错。 “就这么点?” “张大户就买了这么多,西域商人带来的全在这了。” 赵虎的语气透着紧张。 “够了。” 刘启把土豆重新装回袋子。 “有这十七八斤,明年我们就能种满三十亩地。” 这话一出,旁边的刘宽头和赵虎都愣住了。 “当家的,这十来斤东西,怎么种三十亩地?” “就算是高粱种子,三十亩地也得几百斤。” 刘启看了他们一眼。 “这东西,不需要用整个来种。” 他拿出一个土豆,用小刀切成好几块。 “你们看,每一块上面,只要有这个芽眼,就能长成一棵新的。” “一个土豆,能当七八个种子用。” “我们现在种下一批,等长出来,再切了继续种,一变十,十变百。” 这种种植方法,颠覆了刘宽头他们几十年的认知。 庄稼还能这么种,和法术没什么区别。 “可现在是冬天,地都冻上了,怎么种?” 赵虎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。 “种不了,就让它能种。” 刘启的语气很平淡。 “传我的话,让村里的木匠和壮劳力都过来。” “我们要在后院,盖一个暖房。” 下溪村的人没听过暖房这个词。 当刘启画出图纸,说要用木头搭架子,铺上油麻布和茅草,再用泥封严,只留几扇窗户时,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。 “当家的,冬天盖房子,这活不好干。” “而且就为了种这点东西,费这么大劲,值吗?” 村里的老木匠刘师傅,看着图纸直摇头。 “这架子看着不结实,冬天要是下大雪,肯定会塌。” “还有这油麻布,得花多少钱,还不如留着给乡团的兄弟们做件棉衣。” 反对的人很多。 村民们不是不信刘启,而是这件事超出了他们的理解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