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5章 大义与人心(上)-《北朝求生实录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裴让之心中暗暗叹了口气,高伯逸就是高伯逸,一个小手段,就把企图上船的裴家,打退到了岸边!
    哪怕裴家满世界的说,段深是自己抓到的,然而邺城这边有高伯逸的“最终解释权”,谁都不会相信。
    其实信不信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结果。
    段深“叛逃”到邺城来,其实际意义一点也没有,这个人并不能带来什么绝密情报。
    然而此人“背叛”老爹段韶,其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,再怎么夸大也不为过!
    一个人若是连嫡亲儿子都跑到对头那边去了,可见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,是多么的不得人心!
    再者,段韶是一个人,鲜卑段氏却是一大家子人。这些人凝聚起来,在聚居的家乡也是一股庞大的势力,要把这些人都杀了,一方面动静太大,二来也会显得高伯逸和“新政权”没有容人之量。
    你这么搞大清洗,晋阳六镇鲜卑当然会人人自危,这样的话,如何能经营得好晋阳这座要塞呢?
    要知道,宇文邕今年虽然因为讨伐突厥,暂时无暇顾及这里,但并不代表他们会一直看不到晋阳的情况。
    如果北周趁着齐国内乱,长驱直入晋阳的话,局面就很难收拾了。所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它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最后手段,而非唯一手段。
    高伯逸这一手“四两拨千斤”,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某些心有惴惴的鲜卑人:他高大官人的刀虽然快,却也不是见人就杀的莽夫。
    只要投靠过来的人,我们来者不拒,哪怕是段韶的嫡亲儿子也是一样!
    当然,段深自然不能是“空口无凭”的跟老爹断绝关系,高伯逸又不是三岁小孩,买东西还要开收据呢,开收据这习惯先秦时期管仲那会就有了!
    昨夜,高伯逸让段深写下一份“自辩书”,说自己老爹段韶是多么坏一个人,现在做的是多么坏的一件事,自己良心实在不安,所以弃暗投明,与其断绝父子关系。
    并且还强调段韶是段韶,段氏是段氏,二者绝对不能划等号!只要是不跟着段韶走,不帮助段韶用兵的段氏族人,都是无辜的,被牵连。
    也希望这些人能站出来表明立场,以免被殃及池鱼!
    单个套路,可以说老到了极点,平淡无奇。然而将其组合起来使用,只有深谙人心的老奸巨猾之辈,才能耍出此等手腕,让人拍案叫绝。
    小小的一枚棋子,被高伯逸用到了极致,其威力比杀掉段深祭旗,要厉害了一百倍!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