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四章这也能成一对?-《我的系统不正经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陈文哲在角落里,意外发现的是一只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。
    当时这只天球瓶被一些佛像遮挡,只有搬动这些佛像,才能看到它。
    高54.9厘米的瓶子,真的很大,就算是想看不到也难啊!
    当然,陈文哲之所以熟悉它,还是因为元青花。
    国内都知道元青花,却都不知道南越青花。
    要知道,当年国内青花瓷没法出口到西方之后,有两个国家替代国内成功烧制出精美的青花瓷,并代替了华夏,出口到了西方。
    其中之一,就是南越青花。
    陈文哲眼前的这只天球瓶,就是典型的南越青花,而且制作工艺十分精湛。
    这种等级的青花瓷,在土耳其托普卡比宫馆藏有一件,所以他才会知道。
    所以,这是一件有着五六百年历史,大和八年(1450年)的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。。
    刚看到的时候,陈文哲还以为是复制品,毕竟上面也有铭文,这可很不简单。
    要知道,这个铭文之前就只有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那件天球瓶上有,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件。
    陈文哲还真没有想到,  在这里还能遇到一件一模一样的东西。
    最重要的是这件天球瓶,怎么看都是大开门的好东西。
    原来陈文哲只是听说过,  有南越青花这种瓷器,  而且十分漂亮。
    甚至有些人吹嘘,  堪比国内巅峰时期的元青花水平。
    之前肯定是不信的,就算看过土宫里面的藏品照片,  他也不太相信南越人有这么高超的技术。
    但是,现在他却是开眼了,相比元青花虽然有点差距,  但是不大。
    如果不是后来国内又在元青花的基础上,不停的提升技术,还真没法跟这种南越青花相比。
    根据考古发现,当时的南越,  为了生产出华夏青花瓷的替代品,不断提高窑业技术,至15世纪中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,并可与华夏青花瓷在东南亚瓷器贸易市场上相抗衡。
    但是,  到了17世纪,  华夏青花瓷再次成为东南亚青花瓷器贸易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产品。
    在国内青花瓷器的强烈影响和冲击下,南越青花瓷逐渐失去其竞争力,  并最终从东南亚瓷器贸易市场上隐匿。
    隐匿的好啊,  他们没有了市场,  生产的才会少,甚至是断代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