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八大图罐-《我的系统不正经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看着手机,上面是赵泰来捐献的详细信息。
    当然,这些信息是陶教授发给他的,毕竟很多事情,网上的信息太乱,如果自己搜索,还不知道找到什么时候。
    看着信息,陈文哲有点感叹。
    当年首批文物中,853件捐向了苏省盐城博物馆。
    36件清代名家的书画作品,捐给了历史博物馆。
    这些名作中有多位大家的作品,其中有一竹简是乾隆御笔亲书的《孙子兵法》。
    其他还有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所绘的图轴等等,这些可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。
    此后他继续将文物往祖国运送,每件回家的文物他都自费包饰过。
    像一幅唐卡,在运送回国之前,他特意去往霓虹花费百万进行了装裱。
    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文物完好,他运送过程非常小心,当然也费时费钱。
    他运送回国又花费了近10年,运费都消耗了他巨额的资产。
    但好在这10年间,他将文物都完好无损地送回了家。
    事后统计,回国的文物达到6万件。
    国家多个博物馆、博物院接到捐赠。
    苏省盐城博物馆更是接受过两批,新华书画院、羊城市美术馆也接受过他捐回的文物。
    10年间他陆陆续续的捐赠,祖上留下的文物基本已经全捐了出去。
    这里是重点,他是无偿捐赠。
    所以国内几个博物馆,都以他的名义兴建了专馆,专门用来展示他捐赠的藏品。
    当然,现在还有人说,赵泰来的那些文物,品质并不好。
    但是没有人能想到,捐献的东西价值再低,就算只有一件,也是人家的一份真心。
    更何况,他捐献的文物,大多数是真品。
   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因为清末民国时期,可以说是妖魔乱舞,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发生。
    特别是在这一历史时期,国外列强在我国努力搜刮,这让古董、文物价值飙升。
    价格高,能赚钱,我们国人还不努力的造?
    这一时期不止是挖坟掘墓的高人频现,就连造假的高手也比比皆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