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说人话就是,里面没有一个是正常人的。 这里面并不是没有缘由的,有一开始被运气挑选的原因,但更多的却也是丁炙此前的内因。 丁炙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,本就不是一个普通人。 无论丁炙似乎完全融入了“演员丁炙”的这个身份,有着漂亮可爱的演员女朋友,又有着上辈子怎么都不可能轻松赚到金钱物质,还有着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。 但就像从高海拔雪山吹过的风,即便日后回转到平丘之地时,依旧会带有几分雪山的凌冽。 丁炙的最底层的潜意识里,依旧有着“鬣狗丁”的影子残留着。 所以那些人设诡奇,不似正常人的角色,反而是丁炙的“舒适区”。 即便同是在梦境空间的剧本副本里深度体验过,他对波浪壮阔的“江湖人”的适配度,其实是远高于平平无奇的普通人的一生的。 这次的爱情片,除了要奶邹雨桐,以及想和她“公费恋爱”之外,也未尝没有实验的意思在里面。 而在另一方面,剧组中的金师杰老先生在某些方面也给了丁炙很多启示。 要说丁炙也与不少演技高超的前辈拍过戏,既有像《八佰》里的老牌影后刘晓琴,也有《隐秘的角落》里的柏林影帝王金春,也有像任达骅,郭天王实力强劲的这类演技派。 但要说最强的话,丁炙觉得就莫过于与他有些半师之谊,亦师亦友的梁嘉晖,以及眼前这位金师杰老先生了。 在表演三大流派的解释上,有一个挺有名的比喻。 当要直男演员饰演一位同性恋的时候,体验派是在男人身上寻找让自己会“产生”爱意的元素,从而“爱上”了男人。 而脱胎于体验派的方法派,则是允许演员把男人想象成自己爱的女人,从而进行一种“自我催眠”。 而表现派的话,则是从言行举止,从一个皱眉,一个兰花手,一蹙一笑都要模仿得惟妙惟俏,把自己“模仿”成一名同性恋。 如果说,梁嘉晖是演技流派里面方法派的集大成者的话。 那么金师杰大概就是表现派的天花板之一了。 《我脑中的橡皮擦》里,金师杰的戏份并不多,却和丁炙有着好几场的对手戏,其中有两场对手戏给丁炙的感触最深。 第一场,便是“岳父偶见女婿”的戏码。 也许因为金师杰是话剧演员,所以在台词功力的精准和力度,在表演时的微表情,小动作,眼神都和情绪配合得浑然天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