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炙哥这次来,就是要来检验成果的。” 一旁的李峰接茬。 对的,丁炙这次来就是要来验收成果。 在此前,丁炙通过李峰给出了剧本梗概和方向,让SWAG的五人众对剧情和台词进行完善,填补。 给出的本子就是《开端》。 这个本子说难不难,要说简单,其实也一点都不简单。 这部戏没有太多的大场面,就连场景都是固定的那么几个。 也没有太多的宏大场景,燃烧经费最高的大概就是那一场反反复复的爆炸。 而且这种“时间倒转”的设定,还能省下一大笔服装道具费。 但同样的,这部剧没有那些花里花俏的玩意儿吸引人眼球,那么其中的故事性,台词,甚至对于演员的演技的要求就格外地高。 这是丁炙第一次把人物给到新成立不久的SWAG工作室,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。 说道这SWAG这五个货里,眼镜男这个看着有些不着调的,却是五个人里唯一一个科班出身,正经编剧专业出来的。 另外四个里面,有像李峰当初跟着余振晁那种“师傅带学徒”模式的,也有是自学的,甚至还有一开始是写网文的。 讲真,丁炙在他们编剧圈子里,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。 作为一个顶流艺人,身上却有着编剧的标签。 要知道,写出《窥探》、《隐秘的角落》,短片《调音师》的人同时还是一个专业的演员这件事情,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。 说实话,一开始丁炙在三年前被传出抄袭的传闻时,编剧的小圈子里又很多人都觉得挺像那么回事的。 毕竟只有他们才知道,要写出一部原创的爆款剧,到底是有多么地难。 《窥探》里的编剧手法对于故事的结构,布局和台词又是多么地老练。 而那么一部爆款剧是出自流量明星之手对于他们来说,多少带点荒谬感。 但是后续确实打了一波那班编剧的脸,而后续的《隐秘的角落》,相同的黑暗流格调,不同的风格,更是让丁炙这个名字在编剧界成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代名词。 接下来的时间,就是丁炙“批改作业”的时间了。 说白了,swag工作室既是他的一大半工具人,另一方面,也是九爻传媒的“技术储备”的底子。 要培养他们这班有天赋的新人,其实也是应有之义。 而这五个人,不愧是李峰精挑细选的新人,基本都有那么一套想法,虽然叫出来的“作业”和丁炙脑海中的并不尽相同,但时而也有一些突发奇想,让丁炙也为之眼前一亮。 而这现在会议室里的五个人,不,包括李峰在内的六个人来说,丁炙无疑就是一尊大神。 尤其是李峰,作为丁炙使用得最久的工具人,再也没有人能比他更惊叹于丁炙那脑瓜子里的奇思妙想了。 天马行空得来,落到实处时有往往逻辑严谨,而且恒可怕的是,虽然都是悬疑题材,却充斥着不同的风格,就像是丁炙一个人的脑袋里装着无穷无尽的脑洞一般。 转眼间,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,从“检验成果”到后面也变成了讨论大会。 从人物的动机,再从一句一句台词的磨,五人众都在热烈朝天地讨论着。 而丁炙有放下他们,从会议室拍拍屁股,继续赶往下一个行程。 下午他还要去见另外一个人。 那就是麻豆传媒的吴孟霞。 说来也神奇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