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竹林小溪遇色飘(一)-《左眼见飘心中喜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就是这幅!” 林风指着画作说道。

    女子走上前,仔细看了看,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,“你果然有识画之才。第三关,便是‘心诚石开’。藏画洞的入口被一块巨石堵住,唯有心怀诚意,方能让巨石开启。”

    她带着林风来到墨竹坪后方的一处山崖下,山崖下果然有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石,巨石表面光滑,没有任何缝隙。林风走到巨石前,双手抚在石面上,心中默念:“祖父一生致力于寻找《竹谱》,如今我离它只有一步之遥,愿以诚心,换得文化瑰宝重见天日,让更多人领略竹画的魅力。”

    就在他默念完毕的瞬间,巨石忽然微微震动起来,表面渐渐出现一道裂缝,裂缝越来越大,最终形成一个可供一人通过的洞口。洞口内传来微弱的光芒,女子轻声说:“进去吧,《竹谱》就在里面。”

    林风深吸一口气,走进洞口。洞内并不黑暗,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夜明珠,照亮了整个山洞。山洞深处,放着一个古朴的木盒,木盒上刻着精美的竹纹。林风走上前,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,里面果然放着一卷完整的《竹谱》。绢帛虽然有些泛黄,但上面的竹画依然清晰可见,从竹苗到成竹,从竹叶到竹节,每一幅都栩栩如生,旁边还有详细的技法注解。

    他轻轻抚摸着《竹谱》,心中百感交集,祖父的遗愿终于实现了。就在这时,洞口传来女子的声音:“《竹谱》虽已找到,但它的使命并非被珍藏,而是被传承。若你只将它据为己有,它终会再次消失;唯有将它公之于世,让更多人学习竹画技法,才能让它真正永存。”

    林风回头看向女子,郑重地点点头:“我明白,我会将《竹谱》捐赠给国家博物馆,同时整理出技法详解,出版成书,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。”

    女子闻言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她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,“我守护《竹谱》千年,终于等到了合适的人。从此,竹海恢复平静,我也可以安心离去了。”

    随着她的话音落下,女子的身影彻底消散在空气中,只留下一缕淡紫色的雾气,缓缓飘出洞口,融入了竹林与小溪之中。

    林风抱着《竹谱》走出山洞,此时天已微亮,第一缕阳光透过竹枝洒在溪面上,泛着金色的光芒。他望着眼前的竹海与小溪,心中充满了感激。这次竹林小溪之行,不仅让他找到了《竹谱》,更让他明白了文化传承的意义。

    他背着《竹谱》,沿着来时的路走出竹海,阳光洒在他的身上,温暖而明亮。他知道,接下来的路还很长,整理《竹谱》、出版书籍、推动竹画传承,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努力,但他心中充满了力量,因为他知道,这是他的使命,也是对祖父、对那位神秘女子最好的回报。

    从此,青溪竹海的故事,便多了一段 “林风寻谱遇色飘” 的传说,而《竹谱》的传承,也在林风的努力下,开启了新的篇章。

    林风背着装有《竹谱》的木盒,踏着晨露走出青溪竹海时,山脚下的村落正炊烟袅袅。他找了家简陋的客栈住下,第一时间联系了省博物馆的老馆长 —— 张教授。张教授是祖父的旧识,也是少数知道他寻找《竹谱》的人,电话里听闻《竹谱》现世,声音都带着颤抖:“林风,你务必保护好它,我这就派专人过去接你,切记,途中不可暴露行踪。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,林风将木盒藏进客栈衣柜深处,又用旧衣物层层包裹。他站在窗边,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竹海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色飘消散前的模样。那抹淡紫色的身影,究竟是文与可的后人所化,还是竹海孕育的灵体?她守护《竹谱》千年,又为何偏偏选择自己?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心头,让他愈发觉得这片竹海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,客栈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林风警惕地透过猫眼望去,只见两个身着黑色西装的***在门口,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,照片上正是祖父年轻时与文与可画作的合影。“林先生,我们是张教授派来的,奉命护送您和《竹谱》回博物馆。” 为首的男人声音低沉,递过一张盖有博物馆公章的介绍信。

    林风接过介绍信仔细核对,确认无误后才打开房门。两人进屋后,迅速检查了房间四周,将木盒装进特制的防震箱里,“林先生,我们得尽快出发,最近有股不明势力在打听《竹谱》的下落,恐怕会对您不利。”

    三人刚走出客栈,就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。林风回头望去,只见街角处站着一个戴着斗笠的女人,斗笠边缘的黑纱遮住了她的面容,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。“快走!” 西装男人低声提醒,带着林风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越野车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