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总有孩子特别倒霉-《扶桑镜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且呢,西洋人趾高气扬,这打赢了当然要得寸进尺,竟然狮子大开口索要62万英镑(大约300万美元)。

    在直秀原本的世界,一年后的1864年9月四国舰队炮击下关,要的赔偿就是这个数目。

    这个巧合,只能归咎于强盗所见略同了。

    这些钱,相当于万延小判约257万金,折合中华银两190余万,那是相当之多。就算打死长州,那也是拿不出这笔钱啊。

    小弟没钱赔怎么办?

    当然是找他大哥要了。

    因此,三国舰队转道大坂,向幕府提出了赔偿要求。

    可到了大坂,西洋人才知道,人家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六月十三日就上路回江户了,因此十艘战船继续浩浩荡荡地东行讨债。

    人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。

    家茂二月十三日上洛,三月四日抵达京都,被公武合体折腾了个半死,结果七月中旬一到家,还没等喘口气,这西洋人就跑来要帐,你说我招谁惹谁了。

    他和庆永在京都就憋了一肚子,这回是彻底炸了:

    “要钱没有要命一条,不是朝廷要攘夷嘛,还‘赐红白御旗于庆亲,以益督励焉’,让西洋人找朝廷要钱好了!”

    群臣死劝活劝,这才没闹出大事来。

    但到底怎么答对西洋人,大家都拿不出好主意:

    本来江户就反对武力攘夷,即使在京都受到朝廷和各家逼迫,四月二十三日的攘夷令,说的也是“彼来袭必攘扫之,我进取则不可开战端”。

    如今长州毛利家主动挑衅,然后被打了个落花流水,这关幕府毛事啊。

    理论上,这谁挖的坑谁填,就让洋人找长州、找小朝廷要钱好了。

    可话虽这么说,可要真不管,那幕藩体制不就彻底完蛋了么——担不起事情,那怎么做带头大哥。

    再说了,洋人蓝眼睛见不得黄金子,长州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来,那可不还得赖上幕府。

    可这么一大笔钱,幕府一时也拿不出来啊。

    大家讨论来讨论去,恨不得破罐子破摔,干脆咱也武力攘夷好了——打得过,一切好说;打不过,就爱咋咋地!

    但牢骚话说完,事情还得处理。

    这时,外国奉行也和洋人打听明白了,其实洋人并非是非要这笔钱不可,人家给出了一个交换条件:

    当年的安政通商约定中,除了如今已经开埠的长崎、横滨、箱馆三港,还规定了两港两市的开埠时间。

    折算起来,新泻港是安政六年十二月九日(1860年1月1日),江户开市为文久元年十二月二日(1862年1月1日),兵库开港、大坂开市为文久二年十一月十二日(1863年1月1日)。

    其中的新泻港,因为航道坑爹,之前幕府和洋人一商量,人家就轻易放弃了;可兵库、江户和大坂,这洋人盯得可是非常紧的。

    可三港开埠后闹得一地鸡毛,打死幕府也不敢依约继续执行啊。

    因此,文久元年十二月(1862年1月),幕府派遣使团去欧罗巴要求延期——正使小栗忠顺、副使松平康直、目付京极高明,一行三十六人。

    去年十二月使团回来,通告获得了本土英吉利官府的延期同意,所以西洋诸强都只好答应延期。

    可如今借着下关这件事,人家集体反悔了,要求除了新泻以外,兵库、江户和大坂立即开埠。

    要么赔钱,要么开埠,反正两条路得选一条。

    赔钱嘛,十分肉疼;开埠呢,这不是逗么,四月宣布攘夷,然后七月开埠,这弯拐的太急,谁的腰也受不了啊。

    最后万般无奈,幕府中枢搞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:

    首先,这事是长州惹出来的,毛利家躲也躲不过去,让其家主庆亲父子赶紧来江户,偕同处理此事。

    其次,这漫天要价就地还钱,62万英镑太多了,

    和洋人好好谈谈,这多少也要降点不是。

    最后,如今不是公武合体了么,这麻烦也得丢给京都小朝廷,正好,将军后见庆喜也在那里,让他们也头疼一下好了。

    不过呢,这上奏朝廷里面可是有很大的风险,如果京都直接掀桌子,要求幕府武力攘夷怎么办?

    事到如今,将军家茂和大老庆喜也认命了,与其这样被猪队友害死,那还不如一拍两散,该咋就咋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