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 想世界(二)-《树神启示录I九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屋里有一个普通的农村灶台,灶台上有两口大锅,一锅煮饭,一锅炒菜,中间还有个孔眼放置着铜茶壶。所有人进屋时,杨明泰已将米下锅,正将手中的稻秆弯成一个P字型。他用火镰引燃了稻秆,丢进了炉膛。

    “这里可以用火?”李想和明姝又是异口同声。

    “这里不是九丘,当然可以生火。别闲着,小妹去切菜,九弟过来拧稻秆。”杨明泰一边给李想演示如何把稻秆拧成P字,一边解释:“你们跨进篱笆门的那一刻,就已经离开了九丘,进入了一个独立空间。这个空间,或许在一块石头里,也许是在一滴水中,或者在虚空里,还有可能在另一个星球上。刚才你们看到的想世界,你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空间节点,真正的想世界,是由无数个独立空间依托空间节点组成的。”

    “空间站?”李想一边与稻秆“搏斗”,一边发问。

    “地球空间站?嗯,你也可以这么理解。我们会不断开发新的独立空间,连接到这个节点上。当然,如果八弟在这里,他一定会说,我们通过传送门进入了一个游戏副本。我更喜欢这种说法,因为独立空间的灵感,确实来自于老家的游戏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副本式的结构确实简单直接,也容易被人接受。不过我们能不能摆脱这种固有思维的影响,建立一种全新的结构呢?”李想终于把稻秆捆成了一个P字,丢进了炉膛。但他拧得不算结实,刚进炉膛就散开了,火焰很大,稻秆很快被烧光了。

    “如果没有一种成熟可靠的结构替代方案,我不会放弃这种简单易行的结构。我同意创新,但前提是要够稳。就像稻秆,如果扎得不紧,火力太大,或许会造成能量浪费,可能影响米饭口感,也许还会把饭烧糊。你最好不要把平行空间、时间维度一类的概念往想世界引,那些东西太烧脑,我敢保证,将来想世界的来客九成以上都是普通人,我可不想正常人进来,出去就变成分不清现实与虚幻、记忆极度混乱的精神病人。”杨明泰往炉膛里丢了一个捆好的稻秆束,火舌不急不慢地爬上稻秆,火势均匀。

    李想望着炉膛若有所思:“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杨明泰十分坚决地打断了他的话头:“没有什么可是,当初,我建造这个世界的目的,往大了说是让世界更美好,往小了说,不外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充实,而不像现在,空有悠长的生命,整日里混喝等死。你年轻,思维活跃,是好事,但我希望你能记住,不要想着特立独行而创新,创新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。”

    李想动了动嘴,但他最终没有再说“可是”,他其实只想说,可是我并没有想去做烧人大脑的创新。但他也不得不承认,大哥此时的提醒是及时的,现在不想,未必以后不会。大哥的话相当于给他制定了一条原则,所有的创新必须服务于生活。

    普普通通的米饭,几个并不精致的素菜,大哥的厨艺确实疏松平常,炒茄子甚至有些糊。但这确实是李想到九丘以来“最老家”的一顿饭。吃饭的时候,杨明泰告诉他们,这里会是一个复古的观光农场,九丘人可以到这里来体验老家的农村生活,也可以申请到这里工作。这样的副本会有很多,人们可以通过工作获取想世界的贡献值,也可以消耗贡献值转变成这个世界的消费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