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六六章 东林党上台-《龙啸大明》
第(2/3)页
安抚住了黄得功和刘良佐,史可法这才又回到南京。最大的外部危胁也解除了,南京城里的秩序也在逐渐的恢复,官员们这才都松了一口气,总算是熬出头來了。下一步也就是恢复朝廷的秩序和运作,首先是确定内阁人选,首辅已由史可法出任,原來的两名阁臣吴甡以次辅兼任户部尚书,钱谦益兼任礼部尚书。
而被马士英罢职的一批东林党人,也都陆续纷纷被招回朝中,又选了高弘图和黄崇羲入阁理事。姜日广出任吏部尚书,候恂出任刑部尚书,王铎为工部尚书,黄道周、张慎言分别任都察院左右都御史,复社四公子这一次也都入朝为官,候方域任礼部待郎,方以智任少詹兼侍读,陈贞慧和冒避疆出任御史,就连林之湖也弄了个户部员外郎,比以前的主事到是升了一级。
对这些人选任命朱由崧到是言听计从,一一照办,显得十分配合,这样一來朝中的主要位职几乎全由东林党人出任,既使有些位置不是东林党,但也沒有所谓的奸邪之徒了。
而就在第二天,候方域就上疏內阁,指出马氏虽诛,余党犹在,要求朝廷查除马士英的余党,这一建议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,除了候方域的另三名好友,还有张慎言、黄道周等人,也都主张彻底淸查马党余势。
但这份上疏很快就被內阁驳回,史可法代表内阁答复,朝廷己经言明,只诛马士英,不牵连傍人,不可出尔反尔,而且马士英本无党阀,不必清查,同时以后此事也不可再论。
其实候方域上疏之后,在内阁里黄宗羲是主张照办的,严查马士英的余党,但史可法、吴甡都坚决不同意,因为史可法也记得商毅劝告,现在正是多事之秋,凡事当以稳定为主,以备战守地为重。吴甡也十分赞同,而且马士英出任首辅的时间只有一年,还沒有來得及大范围安插自己的班底亲信,因此马党除了阮大铖之外,到还沒有多少有份量的人物,现在阮大铖也己被逐,马党实际己烟消云散了,就算有少许余党,也都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,翻不起大浪,一但继绫追查,扩大打击面,难免有人会公报私仇、连累无辜。使朝廷又陷入混乱,而且又会牵扯朝廷的大量精力。
而另二位阁臣中,高弘图也反对这么做,只不过态度沒有史、吴两人过么强烈,而钱谦益一向见风使舵,一见现在是三比一,反对党以大比分领先,立刻來了个锦上添花,也投了一票反对票,因此这个基调就这么定了下來。同时史可法、吴甡也都认为,这股风气也不能足长,必须强力打圧下來,才会有这么严厉的回复。
就这样候方域的上疏不仅被驳回,还被训斥了一顿,碰了一鼻子灰。但现在史可法在南京的威望正高,又是东林前辈,小候也只好暗气暗憋,另三个死党这时也不敢胡乱出言相助。这件事情也就这么给压制下去了。
而就在这时,商毅取得鲁南战役胜利的告捷也发回了南京,商毅在告捷中到是实事求是,并沒有夸大其辞,说什么血战、力胜之类的话。实话说明许多地方的淸军并不多,也沒有经过什么大战,但胜利俯意义在于,南明终于打通了和山东地区之间的陆路联系。
不过尽管如此,又取得了胜利也总是让人高兴的,而且从形式上來说,南明朝廷也还一直坚守着山东地区,并沒有放弃北方的土地,因此也让不少人感觉到南明的新兴气像,看來明朝好像还有中兴的希望。
打了胜仗自然就要嘉奖,但现在商毅己经出任督师,这个官职己经够高了,再要往上封,要么是加三公的虚衔,要么就是封公爵。不过这一次胜仗也是江淮之胜的延续,因此内阁也认为只对商毅进行嘉奖白银十万两,彩绵千匹,官职这次就不升了。同时收复的地方,也全都由商毅管理,而对商家军的部将中,周少桓、成进加封伯爵,而童大勇、王信、罗远斌都封为子爵、就用这些中小爵位,糊弄过去算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