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章 斩马-《玩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于是韦家派人向韦氏添油加醋说了一遍,当然只能说王画有异心,其他的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韦氏听后不语,并没有表态。

    至于调开朱仝,也只是防了一手,并没有动杀心。这一点王画倒不必多虑。当然,两者考虑的利益不同,韦氏考虑的是动弹王画会引起什么后果,对她政治有没有不利。韦家只考虑到每年庞大的金钱。这不是几十万缗钱,有可能是每年接近上千万缗钱的收益。

    因此韦家将眼光集中到另一个人的身上,那就是宗楚客。

    他们想来,王画一家能有什么?只要王画一死,其余就散了。只要提前做了准备,王画一死,就能顺利接受王画的“遗产”。因此用了大量的金钱贿赂宗楚客,本来宗楚客与王画关系不睦,加上他的二哥宗晋卿生生让王画变成了一头猪。两者一拍即合。

    但想害死王画是很难的。

    所以想出了一条主意,让王画出使吐蕃,然后鼓动吐蕃权臣坌达延等人,王画返途过程中,将王画吐蕃击杀。

    可是韦氏还犹豫不决之中,毕竟王画重情重义,如果他与李裹儿成亲,不看僧面看佛面,至少不会反对她。如果朝廷出了什么问题,可以让王画当救火队员扑火。这对以后稳固她的政权极有帮助。

    因此考虑到了韦氏的心理,韦家与宗楚客商议了一条借口。毕竟玛雅国是假的,那么王画手中掌握的力量是非常惊人的。正好王画出使吐蕃,王家没有做主的人,这一来一去,有可能是四五个月时间。这个时间里,朝廷可以派一些人秘密调查此事。

    如果王画有反心,朝廷将做一些处置,没有反心,又是另外的处置。说得合情合理,韦氏也答应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韦氏一直到现还继续观望,没有对王画动杀机。但是韦家与宗楚客却动了杀心,而且买通了吐蕃猛将坌达延等人。

    坌达延率领大军的驻地正好积石山一带,是王画出使往返的必经之地。当然去的时候不能动心思,还要和亲,王画不能出事故。

    王画听到这里微微一笑。内幕情况不太清楚,但王画做了细致的安排。他走了后,该安排的也早安排下去,就是朝廷派人将自家围得水泄不通,想调查也调查不出来什么。而且为了家人的安全,王画都没敢带李雪君一道前来,这是保护家人安全的。

    只可惜自己父母非要来到长安,如果洛阳好。

    而且他也料到这一行,有古怪里面,并且前面刚刚调开朱仝,已经给了他警觉。况且还有上官小婉与太平公主向他通风报信。不过王画没有想到这一次韦氏居然能网开一面。

    难道以后自己也要放她一马?

    可温安带来的消息还是很重要的,许多谜面让他释开。

    王画恭敬地施了一礼,说道:“多谢温先生带来的这张地图。”

    “不敢。”

    “温先生,下不知何以厚报。不过温先生以后打算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随遇而安,”温安一笑。不过这不是心理话,既然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带过来,明显是想挟功投奔明主。

    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王画说道:“温先生,既然对我透露出这么重要的消息,我也想温先生是法正,而不是张松。”

    刘璋手下有两个重要的人投奔了刘备,张松带来了蜀国的地图。还有一个人,就是法正。三国演义中位置还不是很重要的。王画也不可能用三国里的史实来说人论事,也没有三国演义出现。

    这是说的历史,法正投奔刘备后,屡出奇计,刘备自称汉中王后,封法正为尚书令、护军将军,地位仅诸葛亮之下,远张飞关羽之上。他死后刘备连哭数日,谥为翼候,也是刘备时代唯一有谥号的大臣。而另一个人,张松返回蜀国后就被刘璋杀害了。

    王画是借机说温安回去有危险。

    温安没有回答。

    事实他也不想回去,不过要看王画会给他什么。

    王画也没有让他失望,又说道:“我倒有一块地方,正缺少人手管理,不过它却远海外。如果温先生有意,不嫌辛苦,不妨替我操劳一下。而且哪里虽然离中原偏远,可也有两百万百姓可供管辖,也是能让温先生大施宏图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多少人?”温安到现一副成竹胸的样子,但听了后也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两百万人,不是两十万人,一个岭南道有多少人?而且以他的智慧,也不用王画解释。王画真正发展实力才多少年?以后这个人数还会继续增涨。甚至可能是五百万,一千万。这已经是一个正规国家的百姓人数了。

    “温先生,可愿意否?如果温先生愿意,我会写一封信给朱先生,让他安排你前去那片土地。”现大洋洲让王画有些头痛,萧亚轩与宋问这几年锻炼下来,才干很有长进。可管理那么大的地方,还是很吃力的。如果不是怕朝廷怀疑,王画有可能将朱仝也调过去协调管理。

    “王侍郎以我为士,我当以士报之。”温安深施一礼。

    仅是一面之缘,这有可能是王画手中大的王牌,王画立即托负自己,确实可以当之以士礼相待。

    这个回报也远胜于他带过来的消息价值。

    送走了温安,王画心中有了底,但也加快了行程。到了九月半,来到了河西九曲之地(青海省东南部及其与甘肃省毗连地区)。这是一块战略要地,因为黄河之便,水草丰美。吐蕃人一直对这个地方很垂涎,不过唐朝并没有放手,吐蕃无可奈何。后来血字营驻扎这里不远处,吐蕃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骚扰,又先后吃了一点亏,于是作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