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 九年前的秘密(下)-《玩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韦氏不愿意战争,这时吐蕃不愿意战争。

    结果吐蕃立即派出使者亲自到长安谢罪,李显斥责了一顿,再次默许了这次和亲。

    到了十月中旬,青海开始飘起了茫茫无边的大雪,和亲团又出发了。

    小金城自然严重抗议,害得王画看到她就躲藏起来,特心虚。说到底,这一次金城只是一个牺牲品,自己虽然出动了血字营士兵,小战了一场,可那是为了国体也是检阅一下双方战斗力,心中有数,与金城公主本身没有多大关系。

    到了牦牛河,尺带珠丹亲自迎了过来。

    王画还特地看了看这个小赞普,不大,才十岁,脸蛋红朴朴的,但小眼睛闪着凶光,这么大场面上一点也没有因为岁数小,感到害怕。

    这么小就如此了,何况长大以后,当然他还没有后面的赞普对唐朝危害大。

    不过看到金城公主时,他小眼睛转个不停,显然产生了兴趣。

    金城公主却有些害怕,躲王画背后。

    王画这时候都有了想立即将这个小屁孩杀死的想法。这么小就如此了,况且长大以后。而且看到两者的比较后,金城公主以后注定是一个弱势地位。

    但王画将这个想法克制住了。

    队伍继续前行,这时候海拨相当高了,有许多工匠开始有高原反应。即使王画给他们吃了大量的红景天。

    可是体格健壮的,有可能因为红景天的作用,影响不大。这算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。

    队伍继续前行,因为吐蕃来了许多人,速度加快了,到了十一月上旬,终于到达逻些城,吐蕃也准备了盛大的仪式。然后开始完婚,只是王画看着这两个人,心里面邪恶的想,这两个人进入洞房,有没有能力完成正式的夫妻生活。

    但这个他就不管了,去看了一趟布达拉宫,气势很雄伟,可还是赶不上后世的布达拉宫。看来那是后来人们逐步完善的。至于吐蕃答应为金城公主修建的那个城,王画连一根毛也没有看到。

    王画回来后,就生病了。

    吐蕃派人探望,被护卫拦住。

    大约是因为王画的喜怒无常,吐蕃人不敢强行探望。但心中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,好大神显灵,让这个唐朝青年大官病死,那么吐蕃以后才少了一个祸患。

    但过了十几天后,杨矩感到不对劲,强行闯了进去。至少婚礼也完成了,咱们得商议什么时候回去。

    可没有看到王画的人,却看到了一封信。王画信上直言不讳地说,他听到消息了,回去路上吐蕃人有可能伏击他,致他于死地。因此他提前回唐朝,一是一路上顺便看看吐蕃的虚实。第二是如果王画同行,以他的勇力可以平安逃回唐朝,但杨矩与其他士兵,反而不容易逃避过去,这等于害了一千将士的生命。

    看到信后,请杨矩务必保守这个秘密半个月,到时候吐蕃人看没有王画了,也不会伏击这支军队,大家都会平安无事。

    杨矩还真不知道这件事,但王画一说出来,他也不是傻子,立即算出来个中原委。当然,也吓了一身冷汗。乖乖地替王画隐瞒了数天,才向吐蕃人辞出了回程,但也禀报王画回国了。不说吐蕃人想害王画,而说朝中有事,王画才不顾礼仪悄悄回去的。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,吐蕃某些别有用心的人,全部感到愕然。而且有人立即用快马通知了坌达延,王画毕竟才离开半个月,地形也不熟,现冬天,到处是冰天雪地,行程也慢,应当还没有到达积石山。

    坌达延立即积石山派出无数斥候,将所有道路封锁起来。

    其实都错了。

    王画没有走来时的道路,而且从纳木湖(纳木错),越过了吐蕃的孙波部与羌塘部,往西北一行,抵达昆仑山,越过昆仑山,奔向罗布泊,来到了西域。

    而且王画为了隐人耳目,用胶水粘了长长的胡髯,假胡子还用火烤得弯弯曲曲的,脸上涂了一些红,看上去就象高原红一样。加上他本人体格魁梧,吐蕃也没有多少百姓认识他。

    因此这一行平安无事,相反,让他得到吐蕃许多真实的情报,以及道路与地形。

    当然这是他,不畏寒冷,否则换作他人,是不敢想像的,并且一路上有许多地方是不毛之地,就是有人烟的地方,也不敢开口。毕竟言语不通,他只能装作了一个哑巴。

    但这一路上他速度很快,因为离正月很近了。

    他不想与李裹儿的婚姻再发生挫折。只要与李裹儿成亲后,他达到了目标,以后少了这个顾忌,无论是唐朝,或者是其他地区,都是天高任他飞,海阔任他游。

    王画来到了沙州。

    到了这里,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,那就是几年前,武则天的时候,吐蕃大将论赞婆投奔唐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