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章 打仗亲兄弟-《玩唐》
第(2/3)页
但张说也有道理,从洛阳到长安整两千里路,用快马三天就可以到达。甚至都要不了三天,换马换驿卒,速度快。这一次血营调动兵力,也就是这种方式送到洛阳的。
马能换,可人不能换,自己能日夜不停骑马上奔跑?等宗楚客回来,然后再拖拉一下,少七八天过去了。还剩下三四天,自己长翅膀也飞不到灵州。
然而李显忽然强硬起来,他说道:“就依张卿之言,立即派人将宗楚客用快马押来。”
没有用喊,没有用请,可见李显对宗楚客的厌恶,整二十万人呐,换作谁都心疼。还好,血营将大部保留下来,不过现似乎也不大妙了,大部是保留下来的,属于各州发放下去,成了他的力量了。还有一部分成了他谈判的本钱了。能不对宗楚客生气吗?
说完了,一拂衣袖说道:“散。”
大臣离开,李显也离开了,又去找唐休璟。
也不能说他没有找到人,对付血营牵涉到许多军事,老唐能文能武,与王画没有多少来往,与韦氏、李旦也没有什么来往。现李显渐渐醒悟过来,对自己忠心的还是死去的老魏与现的老唐。
还有两个人也能商量商量,张仁愿,可李显还是有些担心他与王画扯不清。另一个就是萧至忠,不过李显心中有一些顾忌。第一个就是萧至忠与韦氏成了亲戚,虽然朝堂上刚正不阿,可也有点不大放心。还有一个原因,为什么萧至忠到现不倒台呢?这一想让他有些顾忌了。现王画罗列了那么一大堆名臣,却没有将萧至忠放榜上,证实了他心中的想法。
实际上萧至忠很冤枉的,当初结亲,是韦氏相求,主要还是李显也求过,萧至忠没有办法才同意下来的。
王画这件事冤枉,王画没有将他列入名臣主要是他相助太平公主,你一个大男人,好好帮什么公主,难道从武则天不够,再添韦氏,然后再来太平公主?还嫌天下不够乱的?当然这也是萧至忠一个污点,不过总体来说,他对唐朝的贡献比韦安石只高不低的。
但因为这个污点,不但王画没有将他放心上,以后也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。
来到老唐家中。
实际上老唐看到李显前来,心中也麻麻的,不是感动,是担心。心想俺一个老头子,都退休了,你总是往我家里跑,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?
没有办法,只好相迎。
李显将事情一说,老唐想了一会儿说道:“张仁愿说得也对,这件事是和是战,关系到朝廷以后的走向。还是等宗楚客回来,了解多的情况再做定论。虽然王画给了张说二十天,但也不急这一两天,大不了先让八百里加急将消息送过去,让他休战。”
“这么说这一次血营是真战了?”
“肯定是真战。如果是谋反,要真战。就是不是谋反,如张说所说,他全心全意对付吐蕃人,也不想朝廷以后继续拖后腿。所以逼迫某些人一下,这才能与某些人达到和议,以后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李显听了又是羞愧又是闷燥。
老唐没有将话挑明,但不是说血营逼迫朝廷,也不是说血营与朝廷达成和议,而是说某些人。这样说,十分耐人寻味。
他踱了几步又问道:“那一种可能性大。”
老唐虽然不想伸这个头,可是他也不能抹了良心,况且这个头也不是他伸的,是张说伸的,张仁愿与萧至忠附从过,因此立即答道:“后者。但朝廷继续动兵,那就是前者。”
李显听了不语,这个结论与张说的心无反意,势逼其反性质差不多。
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说道:“这里有一张名单,是王画与张说谈话时,无意中评议了一下朝中名臣的,唐卿,你看看。”
老唐接过了名单,人很多,达到三十个人。虽然因为是王画无心评议,说得不多,可也大约说了他们的长处,只要根据他们的长处任命官职,就能搭起来一套清明高效的领导班子。
而且这三十个人有的老唐注意了,有的还真没有注意,现看着这份名单,仔细想来,确实是那么一回事。
不过这只能想一想,不能这么做,如果这么做,等于一下子将韦氏基业催毁了。那么逼得韦氏狗急跳墙,有可能李显连明天早上都活不了。
所以他将名单住桌子上一放说道:“陛下,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。”
“请说。”
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陛下,羽林军可你掌握之中?”
别看羽林军上了战场,有可能很糟,但他们拱卫着京畿要地,特别是皇城的安全,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们是唐朝重要的军队。
老唐只一句话,就将李显问蔫了。
“陛下,就是调动大臣,切不可操之过急。但调肯定是调动的。实际上说到底,根子还陛下啊。”
“怎么我身上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