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茶宴区外,有数百位闻讯赶来国观的嘉宾和媒休工作人员。 这些嘉宾里有修道者,也有外交官、艺术家,还有专程从外国赶来的华人。 密密麻麻的摄像机对焦在茶席中央相对而坐的少年和老者。 老者穿着暗茶色的和服,端坐的背影略显清寂。 九十七岁高龄的野村一郎全然没有老人的暮气,清癯的脸上固然布满皱纹,皮肤却很干净,不见任何斑点。 更让人称奇的是,他那双深陷在眼窝里的棕色眸子明亮有神,比叶蓁见过的任何一双眼睛都亮,那是来自岁月磨砺的光芒。 大殿里纵然宾客如云,但丝毫不见喧哗,只有僧人低沉的诵经声和风炉上的滚水声。 气氛之神圣,让叶蓁恍惚间以为自己坐在唐宋时的“福山茶宴”上。 历经时代的洪流,如今的斗茶大会已演变成了注重品茶,也即是茶宴。 少年起身去左侧的“水屋”取出茶盒、茶碗、茶勺。 从这一步起,日式茶道的流程便正式展开。 他捧着茶具顺着榻榻米席面缓步走来,这种足底生根的走法显然易遵循了《礼记玉藻》里的“君子九容”。 自古以来,华夏君子言谈举止、行动坐卧都有仪度。 然而现在能注意到九容之礼的年轻人并不多,倒是眼前这个日国男孩足容重、目容端、气容肃,活脱脱是从古书里走出来的清雅君子。 将一应器具摆好后,少年入席坐定,拿出一方丝绢擦拭茶碗和茶勺。 等他缓缓擦完茶具,茶釜里的水刚好三沸。 这时,他突然开口:“请用茶点吧。” 他说的是中文,发音略显生涩。 段国林面色平和。 叶蓁略有些诧异,却并没有过多流露,点头致谢后,端起茶点开始享用。 他们吃茶点的时候,必须将漆盒里的抹茶粉用竹勺放进茶碗,加人沸水后,少年开始用点茶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