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他这般搬弄是非,周围人等也渐渐反思到。 确实,这首诗词,其中所含忧国忧民,可不像个道士能做出来的呀。 一旁的宁王世子也心生狐疑。 苏修看着狗急跳墙的崔志。 心中平静,妙语连珠。 “有义务断绝,此去随所偶。” “晚风吹行舟,花路入溪口。” “际夜转西壑,隔山望南斗。” ……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儿,苏修作诗,已超十首。 每一首都皆具独到之处。 无论写实,或是写景,写人还是写物,都各有千秋。 且这些诗都有一个特点。 那便是手手都可称得上是千古绝唱。 待苏修自顾自的说到三四首诗之际,全场众人无不傻眼。 众人不敢置信,天下真有此等才子? 竟然可以一夜之间不用思考,好不喘息的做出十几首诗词佳句。 而且这些佳句都是可以传诵千古的绝句。 苏修自觉差不多了便停下了吟诗,看着崔志。 淡淡说道:“如何?” 一旁崔志耳中听这苏修作诗已过二十首时。 心中便相信今夜的诗词佳句,是苏修自己写的了。 如今形势逼人。 崔志不得不硬着头皮说。 “就算你做出再多的千古佳句,绝句,也无法证明这首诗,不是你抄的。” 全场众人听着这话,嘴角都略有有些不屑,甚至是蔑视。 有些不怕事儿大的百姓更是哄堂大笑。 这崔志明显就是鸡蛋里头挑骨头,没事儿找事儿。 一旁燕王世子听这崔志这话,义正言辞道。 “张口便是可传颂千古的绝句,这样的人怎屑得去抄,又何必去抄!” “分明就是你,在这儿故意泼脏水,鸡蛋里挑骨头。” 一旁的才子也都纷纷附和。 “就是,就这还探花呢?” “没错,这书都读到狗肚子中去了。” 崔志面色难看,环视周围一群白眼狼。 心中怒骂这群人没有良心。 忘了自己刚刚勉励他们的诗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