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精神饱满,士气昂扬,这是独属于这个年代的风貌! “旁边站着的是谁啊,穿的这么正派。等会儿不下地干活儿么?” “你还见过哪个干部要下地干活的,那几个肯定是公社派下来监督大家伙劳动的。 他们的作用,用脚趾头都想的出来,也就是鼓吹一下他们的嘴皮子,动员组,喊喊口号的人。” “……” 几个人对视,随后看着马建军,“你怎么知道?你家不也是城里的么。” “没看过报纸么。” “切,有啥好的,劳动最光荣,靠自己丰衣足食。 当干部没有农民自在,我一点都不羡慕。”郝敏敏撇了撇嘴。 “最舒服的不应该是他们,而是在学堂里上课的那一些老师。 村里每当双抢的时候,孩子和老师们都会放假半个月。 学堂里的娃娃,需要回家帮家里的人收割田地里的作物。 但是老师就可以借着这段时间,放个假。各个大队的插队老师,都是公社派下来的。 不需要参加村里的夏收,他们才舒服呢。”孙妮妮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,说了几句。 “妮妮姐!吓死我们了,你不是去……河对岸……” “啥事也没有村里面的夏收重要,到了每年丰收的时候,全村老少一个都不能缺,必须得集体参加夏收。 我就算是大队长的女儿,也不例外。”孙妮妮一身下地的打扮。 辫子也被盘了起来,裤脚也撸了起来。 还挺有模有样的。 “要是我们有机会当老师就好了,弄到这么一个活儿,不比在地里刨食舒服啊。” “我爹没跟你们说么?” “说啥?”几个人纷纷扭头,看着眼前的孙妮妮。 “那算了,等我爹和你们说吧。好事儿,这次你们夏收,都拿出吃奶劲儿来,嗷嗷干哈! 我看好你们呦!”说着,拍了拍他们的肩膀,挑了挑眉。 转身离开了。 这话,给他们弄的云里来雾里去的,啥好事儿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