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那是我们建设聪明,知道什么适合他。现在这样也不挺好的吗。” “妈,你就惯着他吧,那尾巴都翘上天了。” “你别把建设一直当成是孩子。他年纪不小了,有自己的主意是好事。 也就你们把城里的饭碗当成宝,要我看,我也选下乡插队去。 起码日子过得自由,想干嘛干嘛。 孩子现在一个个长大了,咱们能再管几年,他们长大了,对我们和他们而言都,是一件好事。 插队这一年,没跟你们喊苦喊累,孩子自己受得住。 就养成了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,咱就得鼓励他!” “小妹,我赞同咱妈说的这一番话啊,咱建设是个男孩子,男孩子就不能怕苦怕累的。 让他出去历练个几年,是好事,等过几年返城了,再接你们两口子的班,也是一样的。” “男孩子趁着年轻多经历一些,等过几年,肩膀上胆子重了,就更有责任心。”苏大国看着沈建设,难得说这么一些话。 “我们要是有机会,我也想让这三个孩子出去外头吃吃苦头。” “哎。妈,我二哥呢,我怎么没到我二哥还有建萍她们仨呢。” “你二哥去农场了,那仨姑娘去相亲了。” “相亲?!” “是哦,这过了年,她们仨都18-19了,也差不多该找个好人家了。 那二嫂咋没去呢。” “我去干啥,他们年轻人处对象,我去当电灯啊。 我才去呢,他们自己相中了,到时候再带回家给我们瞅瞅。 我们作家长的,掌掌眼,行就接着处,这不行就让掰了。 先了解了解,我们家长在那,他们年轻人放不开。 现在可不比我们那时候,盲婚哑嫁,见个面就把婚事订了。 他们现在讲究自由恋爱,自由结婚。 这两口子过日子,那还得看他们自个儿有没有话说,能不能处的来。”秦曼曼是个开放的女性,她的思想观念和别的父母都不同。 得益于她的父母和受的教育,高中毕业,父母也是知识分子。 至于为啥能嫁给苏二国这缺根筋的,话说来就长了。 “这都快晌午了,老二咋还没回来。” “大舅,二舅是不是在XXX农场。” “是啊,咋了。” “我哪能去二舅的农场看看不,我在插队那……想去二舅的农场看看,有啥不同的。” “呦呵,建设,出息了啊,都能写文章登报纸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