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从半山腰到一路上来到这里,周边全然没有颓靡之态。 方才一路上来,树林是越发郁郁苍翠,葱荣的。 这在干旱的天气之下,反而显得就有一些另类了。 在干旱的情况之下,山里应该也没有水的情况,植被呈现的也是萎靡的态势才对? 但是眼下山林草木葱荣,和村里颓败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这就让沈建设产生了疑惑。 “哥哥,你怎么了?” “晚晚,你来了山里这边这么久,难道没有发现一个问题? 村里处于干旱已久,但是山林里却这么的凉快。 这种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,让人匪夷所思。” 李秋晚摇了摇头,“哥哥,我没想那么多。” 沈建设站起身,开始寻找这一原因。 临近中午,沈建设翻找了相关资料,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。 这应该是与山地的地质构造有关,他们所在的区域,属于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。 类似于一个宽缓的背斜坡情况,随之水朝着两边运送,让地下水难以得到其他水流的补充。 且周围没有大江大河的支流,只有一条主干河道。 随着地壳慢慢抬升,这种情况就会加剧,形成一种干旱的气候。 山上的地貌是属于方山地貌,山顶一带平整如桌,在山顶的水流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。 因为倾斜角度不够,水流就无法出去,这也就为什么解释的通,山林生机盎然,村里草木枯黄。 水都被拦截在了山林之中,因为地貌的抬升,无法让地下水得到补给。 长年累月……加上没有降水,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干旱的气象。 降水也与地形地貌有些直接的关系。 海海拔高,植被面积覆盖度广,导致的气温就比山下低,空气就容易遇热凝固形成降水。 而山下的温度高,人类活动频繁,水汽就不容易凝结。 除此之外,也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有关系。 缓解旱情唯一的办法,就是把山上的水引到山下去。 外加修建一些水利工程,筑坝打井等等。 这么一想,就通了! “晚晚,你太棒了,要不是今天你把我带到这里来。 我还以为村里的干旱,纯粹就是因为气象原因呢!” “啊?!”李秋晚还属于懵逼之中。 “晚晚,你回去不?我现在有事儿,要去找干爹商量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