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沈建设也曾向系统求助过,但系统未给他任何答复。 每每提起这类话题,系统就像是出现bUg一样。 一来二去,他也就不再开口询问此类问题了。 临近清明。 羊城对此类节日,尤其的看中,街道巷子里的白事铺子,突然热闹了起来。 沈母也跟车母学了很多关于羊城的风俗习惯。 “又是清明了。老沈,今年咱们没回京都,要不咱们学一学羊城人,买一些纸钱,纸扎给他们烧下去吧。” 沈母走到日历旁,看了一眼日期。 又是一年。 沈父的父母走的早,兄弟姐妹也不在京都,因为当年插队,分散在各个地区。 结婚生子后,也没回京都,不常联络,偶尔互通书信。 “那我们也去买些金箔纸回来。”沈父点了点头,走到了清明祭拜爹娘的时候了。 “爸妈,你们要出门?”沈建设上完课回来,外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下雨。 “我跟你爸出门买些东西,正好你回来了,你陪着嘟嘟吧。” “外头下雨,你们缺啥东西,我出去买吧。 下雨天路滑,你们就别出门了,外头也不知咋了,人还特别多。” 刚才回来的时候,好多人都在自己的屋外,摆上了一个火盆。 “清明了,我跟你爸想去买点纸钱火烛回来,给你爷爷奶奶烧点东西下去。 你知道白事铺子在哪不?要不还是我跟你爸去吧。 这东西晦气,别回头……” “清明了啊,那我去吧,我找人打听一下就成。” 沈建设骑着家里的三轮车出门,下大雨也淋不着,电动三轮车,雨幕中跑起来飞快。 点开地图,在东街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了一家白事铺子。 也是唯一一家。 经过那几年,做白事铺子的人越发少了,明令禁止这类东西,不允许祭拜死去的亲人,认为是迷信思想。 这两年才松动了些,私底下悄悄的开设了白事铺子。 白事铺子生意红火的很,虽然在一条非常狭窄的小巷子里,但来往的人不少。 基本上买完东西就走,不做任何的停留。 第(1/3)页